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 用情用心奋力打造新能源学生工作品牌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5-10-28 17:03浏览次数:

(通讯员:韦意刘文萱)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国家对绿色低碳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新能源学院从党建引领、安全保障、学科融合、校企协同、队伍建设五大维度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工作体系,为培养新时代新能源人才保驾护航。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成立以来,始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让红色基因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

月常态化开展党支部与团支部活动。在理论学习环节,党支部通过专题党课,系统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团支部同步开展团课,以最新视角解读革命精神。同时,学院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活动,就学院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法进行深入交流,立足支部党建工作以及党支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发挥问题开展探讨。

学院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科研中勇挑重担,在生活服务里以身作则。通过师生结对领航机制,党员教师与青年学生携手共进,以言传身教培育时代新人,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二、筑牢安全之基,营造安全健康学风院风

学院始终将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开学初,蒋院长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辅导员韦意通过真实电诈案例解析、防火防电视频演示等,全方位强化学生安全防护技能。

同时学院开展常态化的安全巡查活动,由学院领导牵头,联合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专业检查组,每月对寝室、办公室、实验室开展排查。重点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办公室设备散热隐患,有效提升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聚焦学科特色,开展本研一体特色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依托新能源学科优势,学院打破本科与研究生培养壁垒,打造特色活动体系,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交流协作中共同成长。

新能源学院建设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为其筑牢根基;研究生阶段则依托学校在地热、地质储能、氢能等领域的优势特色,着力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学院学生活动精彩纷呈:职业规划大赛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校际联合摄影大赛促进跨院系交流,草地音乐节与乒羽联赛丰富课余生活。九月末,学院组织本研学生共同开展“庆中秋迎国庆”主题活动,通过手工制作月饼、参与趣味游戏等形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四、拓宽育人场域,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基地

为破解“课堂学习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学院积极拓宽育人边界,与行业内优质企业深度合作,合力共建产学研教育基地。

学院携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深层地热富集与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与新能源学院一体化运作。同时,与校学校科研平台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发展研究院合署,借此汇聚全校科研资源,布局地热、储能等多领域研究所。

学院在传承传统地质认知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拓展雄安新区、山东威海等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感知地学文化,切实提升其对复杂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此外,学院还积极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中国石化新星绿源公司共建“地热 +”基地,同冀东油田、中能建深地技术(湖北)有限公司分别搭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实践平台。

五、加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学生工作团队

学院为保障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精准服务本研学生不同需求,学院着力构建学生组织体系,为学生搭建成长实践平台,推动学院与学生共同发展。

在本科生群体中,学生会积极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研究生层面,研会聚焦科研创新、职业规划,助力学业提升。同时,新媒体中心作为学院宣传窗口,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精彩活动,传播学院声音,提升学院影响力。

全体学生骨干均经严格选拔,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新能源学院的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携手共创学院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