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张传科(博导)*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5-11-06 17:04浏览次数:

个人简历

张传科,男,1984年生,浙江丽水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优青,湖北省杰青,湖北省楚天学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6月加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

长期从事网络化控制系统、智能电网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5项(重点项目课题1项、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湖北省重点类项目2项(省杰青、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企业横向项目若干;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各类优秀学术论文奖10余次;发表第一/通讯作者期刊论文60余篇(入选ESI热点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15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合作博士后3人(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2项);指导研究生38人(已毕业博士7人、硕士1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托工程博士生专项1人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人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11人次、获一级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次、校级优秀学位论文4人次),获学校“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的良师益友”;指导本科生50余名(获国家级大创项目5人次、竞赛国奖3人次、校级优秀学位论文5人次),获学校“最受学生欢迎老师”

担任IEEE PES 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中国)能源信息社会分委会副主席、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委会委员、湖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ISA Transactions(SCI)和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EI)编委、《中国电力》和《信息与控制》青年编委,IEEE电力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中国控制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招生信息

欢迎具有自动化、电气工程或数学背景的同学报考本人研究生(年均1~2名博士、1~2硕士),也诚邀优秀博士入站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1]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

[2]智能电网优化、稳定与控制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 2026.01-2030.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4.01-2027.12,主持

[3]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21.01-2023.12 ,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9.01-2022.12,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6.01-2018.12,主持

[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2019.09-2022.09,主持

学术奖励

[1] 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4,排2)

[2] 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5,排1)

[3] 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18,排3)

[4]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5]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人才培养

[1] 合作博士后3人,在站期间,入选澳门青年学者计划1人,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项目2项

[2] 指导研究生38人(毕业博士生7人、硕士生12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人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11人次,获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各1人;获首届校级“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3] 讲授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II: 线性系统分析与设计》(湖北省一流课程)、《控制理论综合实践》,先后担任231173、231223班班主任;获校级“最受学生欢迎老师”

科研团队

[1] 网络化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信息楼201、202、408);获校级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校级研究生示范导学团队、地大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培育)

[2] 成员:何勇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领军)、张传科教授(国家优青、湖北省杰青、楚天学者)、万雄波教授、王雷敏教授、刘小波教授、上官星辰教授(楚天学者、武汉英才)、金丽教授、徐达副教授(澳门青年学者)

联系方式

[1]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430074

[2] 信息楼708,027-87175060

[3] ckzhang at cug.edu.cn


上一篇:熊凤阳(硕导)*
下一篇:张凯(博导)*